创新,首先要做好传承守住根本

浏览次数: 作者: 易南辉 发布时间:2017-08-10

创新,首先要做好传承守住根本 


我们任何时刻谈创新,首先要做好传承,守住根本。而文化是发展之魂,要创新首先要守住文化之根。传承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娄底是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书画艺术之乡、女杰之乡、院士之乡,拥有“梅山文化、耕读文化、药王文化”和“乡间侯府、梯田王国、世界锑都、书画名城”等丰富文旅资源,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正逐步扩大、速度正不断加快,但与外面相比仍差距明显,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8%,文化传承与发展任务艰巨、空间巨大。

重塑文化发展理念。这是对决策者建言。睿智的决策者是足够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不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决策者是不合格的决策者,他绝对引领不了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可喜的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文化的传承、改革与发展越来越重视,氛围逐渐浓厚。正热播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巨大成就,也彰显了“推进文化改革,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实力,塑文化之魂、聚发展之力”的决心;前些日子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蔡振红在娄底调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要用“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牢固树立“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特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理念新颖,并将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近年来,娄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掘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娄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平在今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县市区要深入研究挖掘各种文化资源,抓好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要把园区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孵化器,逐步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特色各异的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要大胆作为,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支撑等要素保障,做强文化产业。理念是先导、是方向、也是动力,树立务实的文化传承及发展理念,就是打牢了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

扎扎实实做学问。这是对文化同仁建言。娄底活跃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爱好者,从事文学、书画、音乐、民间文艺活动的人非常多,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些文艺名人及后起之秀。借此讨论之机,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和书画爱好者,也在这里和大家共勉:我们要彻底抛开名利思想来学习文艺,做学问和搞科研其实是一个道理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心浮气躁是学不到东西的。无论你是从事哪一方面的文艺学习及创作,都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作为文艺爱好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切忌过分宣传、虚假宣传或投机取巧,我们只有抱着谦虚的心态静下心来学好古人的法度,运好前辈的经验,扎扎实实练习,才有可能学到真功夫,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文艺作品。双峰籍著名画家王憨山“两分写字、两分画画、六分读书”的习画论断就是最好的教导;“腹有诗书气自华”既是对文人气质的赞美,也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知识,要多读书,多深入民间体验生活,只有认真感受传统文化气脉,扎实学习,才能启迪智慧,学有所成,愉悦身心,脱颖而出,受到世人尊敬与传颂。也唯如此,才能打牢基础,创作出没有娇气没有俗气的作品,为娄底文化发展与创新做点实事。

重奖精品力作。这是对决策者建言。娄底人历来好强不服输,也能强不会输。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大型反腐湘剧《烧车御史》曾获第五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和省纪委廉政文化优秀作品一等奖,去年还代表湖南参加中宣部和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成为湖南唯一入选剧目,也是全国唯一由县级剧团选送的参演节目。在京演出后反响强烈,全国巡展更是获赞频频,成功再现了一身正气、不畏权贵的清正廉洁典范谢振定,为文化娄底亮出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无需置疑,创作一个剧目需要胆识,巡回展演非常辛苦,虽说剧目的演出成功是对创作人员及所有演职人员的最大慰藉和奖赏,然作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这样的优秀曲目创作团队要给予重奖,对类似的精品项目、文化产业要重点扶持,对创作成果要全力推广。道理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奖励、扶持与推广,鼓励更多的人去发掘传承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营造重视文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浓厚氛围,有了这种激励机制和氛围,就不愁文艺创作者没有创作激情和动力,文艺精品的不断出新出彩及娄底文化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就不是难题。(市委宣传部 易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