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大路径,推动娄商高效返娄兴业

浏览次数: 作者: 李德仁 发布时间:2017-08-10

践行五大路径,推动娄商高效返娄兴业

         

大力实施娄商返娄战略,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 发展娄商返娄经济,关键在于探索创新回归路径,着力突破体制机制制约,全面构建促进娄商返娄投资的发展平台。

路径一:政府铺路,构建通道。出台相关鼓励支持娄商返娄兴业的政策文件,营造有利于娄商返娄兴业的发展环境。尤其要结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主动做好服务,构建回归通道,通过“娄商大会”、“湘博会”等活动的开展,牵线铺路,帮助在外娄商返娄投资市内重大项目建设。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充分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好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工商联、市娄商联合会、娄商联络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作用,营造高质量的服务体系,推进环境与创业的对接;二是充分注重重大项目的提前谋划和主动推介,建立面向广大娄商的项目信息平台,推进项目与资本的对接;三是充分重视以政府为主导举办论坛、专项招商活动等,构建长期战略合作通道,推进政府与娄商的对接。

路径二:商会搭桥,抱团回归。目前,国内各省市共有48个异地湖南商会,13个异地娄底商会。各省下辖大中城市还有娄底城市型商会,如杭州新化商会。商会作为在外娄商的公共交流组织,在整合各行各业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商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一些影响重大、涉及广泛、业态综合的重大项目,通过商会号召,更易于推动企业抱团、优势集成,积少成多、化小为大,放大娄商返娄投资效应。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加强与在外娄底商会的长期联系,针对性的建立异地商会库,充分了解各商会动态、代表性成员企业信息;二是打好“亲情、乡情、友情”牌,充分发挥异地娄底商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推动企业抱团,服务家乡建设;三是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抱团企业提供有形和无形产权的信息、评估、交易、认证、注册等专业化服务。

路径三:总部回迁,以点扩面。在外娄商经过多年拼搏,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企业已经进入进一步扩展规模、延伸产业链的发展阶段,面临设立企业总部和加快培育研发、管理、销售、投资等总部功能的发展要求。引导市外娄商总部回归,打造娄底总部型的跨省市企业集团,是当前娄商返娄战略的推进重点。市内各地从在外娄商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引进优品质、强带动的总部项目,并引导企业以总部为核心,整合资源,构建网络,实现研发、制造、管理、投资、销售等功能的全球化、跨行政区的合理布局。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配套环境,大力发展金融、信息、设计、咨询、交易等专业化服务,推动总部经济与服务经济联动发展;二是提高总部企业入驻的门槛和标准,探索创新相应的税收考核、跨区结算等机制,避免成为单纯的楼宇经济。

路径四:产业延伸,服务升级。娄底正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都需要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支持。娄商返娄,带回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人才、新项目,将对市内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有效助推作用。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高度重视产业间融合、行业间互动,在现有工业、服务业、农业导向目录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明确工业设计、信息软件、现代物流等中间产业的导向目录;二是大力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市外娄商开展与产业升级相关的项目投资。

路径五:企企联盟,内外合作。在外娄商与市内娄商开展资源、技术、信息、人才的全面合作,推动娄商返娄投资,有利于实现强强联合、内外整合。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解作用,辅以政策引导,构建内、外娄商的合作通道。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注重“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鼓励发展娄底经济与娄底人经济互动,引导企业跨区进行资源整合;二是发挥市内、市外知名娄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借助企业家联谊会、行业协会、商会等平台,促进信息、项目、人才等双相对接。(市工商联  李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