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调研:欠发达地区地市电视台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浏览次数: 作者: 汪伯雄 发布时间:2016-12-14

欠发达地区地市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地市电视台),因受央视、省级卫视的强力挤压,一直处于上不连天下不接地的尴尬地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遭受来自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发展更面临严峻挑战。如何顺应时势,立足实际,做大做强事业和产业,地市电视台当前实现成功突围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困难

多年来,地市电视台一直沿用“局台合一”的管理体制,承担着发挥当地党政喉舌作用和推进事业发展的双重任务,2012年根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总体要求,转体组建成为当地党政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行政审批权、执法权被剥离后的电视台,职能更加专一,事权更加集中,任务更加繁重,在“四期叠加”的复杂经济形势下,面临的矛盾和压力更加凸显。

(一)新闻宣传的矛盾和压力。一是收视率逐年下降,电视宣传功效在削弱。近年来,电信IPTV无序蔓延,联通、移动、长城等多家互联网运营商违规传输电视直播节目,加上非法卫星“锅子”满城飞,造成了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直线下降,严重影响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和安全传输,也影响了本土电视频道的覆盖面,对宣传阵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二是频道定位不清晰,新闻同质现象比较严重。但因多方原因,频道之间同质竞争难以得到解决,不仅是对电视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了受众对本地频道品牌的信任和依赖。三是栏目节目创新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自办节目存在数量少、类型单一、质量不高的问题,自办节目的动能基本来自电视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喉舌的政治需要。四是舆论监督难有效实施。

(二)经营创收的矛盾和压力。地市电视台都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属人员编制复杂,除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外,还有大量编制外的聘用员工,人员的工资主要靠经营创收来弥补。为确保全台工作的正常运转,台属媒体采编一线人员中,大多数人都分担了广告创收任务。

(三)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矛盾和压力。因经营创收的绝大部分只能用来保工资、保运转,事业发展所需的各项软硬件投入受到严重制约,地市电视台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技术设备改造,技术设施装备水平普遍落后。

(四)人才支撑乏力的矛盾和压力。一是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地市电视台虽然职工队伍庞大,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人员过剩,无力胜任工作的人难以剥离,另一方面真正可以拿得出、用得上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相当缺乏。二是人才难以引进。文化体制改革后,电视台事业职能、产业职能进一步强化,但人员编制还是维持原有数量,进人的门槛高、要求严,部分优秀人才长期不能进入编制,同时因待遇低、任务重、条件差,采取多种办法引进的人才留不住。

二、发展思路及对策 

地市电视台作为市委政府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这是中央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部署要求,也是电视台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客观需要。破解当前的难题,必须正视现实,用改革创新的手段加以解决。

(一)增加政府投入,补基础短板。地市电视台经营创收成逐年下滑趋势,欠发达地区市州台更为明显,过去靠经营创收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的作法已难以为继。政府须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加大广电传媒大厦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是支持电视台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的数字化直播、录播机房,建立演播厅,以及电视频道高清化改造和广播频道的数字化改造,根本改变技术落后状况。三是提高差额拨款基数,稳定员工队伍、减轻创收压力,以利集中精力办好节目栏目。

(二)强化品牌建设,补宣传短板。发挥好宣传职能作用,要克服宣传味过浓、新闻性不强、信息量不足等问题。一要牢固地树立地域意识,找准定位。地级电视台无论是资源、实力、还是影响都拼不过上级电视台,要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通病,走特色之路,围绕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等,开办其它台没有也无法替代的地域特色节目,提高本土受众的亲切感、归属感、自豪感。二是不断创新,树立品牌意识。按照主题鲜明,视角独特,选材新颖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树立品牌,用电视新闻吸引观众、感染观众。三是实现整体策划,增强竞争能力。按频道专业化、栏目精品化要求,重点在频道包装、频道定位、栏目安排、活动策划等方面下工夫,塑造好屏幕形象,提升频道品位。四是为舆论监督营造良好宽松环境。赋予新闻媒体一定的话语权和传播自由权,给舆论监督“松绑”而不是戴“紧箍咒”,有必要在本地媒体有针对性开设几个舆论监督的栏目和版面,以服务和促进政府工作。

(三)推进媒体融合,补发展短板。做大做强广电事业,关键是提升广电自身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变革和转型的浪潮正在袭来,运行15年《京华时报》停刊,在业界很有影响的中青报也放弃周末纸质报纸,未来还将有不少传统纸质媒体“关停并转”。作为地市电视台,抗震能力更加薄弱,须顺应形势,提前应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整合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和手机客户端资源,组建广电传媒集团,打造融合发展新平台。

(四)突破机制瓶颈,补人才短板。广电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专业的事需要懂新闻管理、经营创收、专题策划、产业经营、技术制作的专业人才来做,需要突破用人体制上的束缚,真正建立起能够有效调动和提高人的积极性的用人办法和制度。一是建立人岗相适、人事相当的组织管理制度,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资源和人才向基层媒体倾斜。二是实行全员聘用、双向选择为重点的频道人事制度,为干事业的人提供发展空间,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通过管理增效,实现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劳优得,鼓励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创劲、有奔头,进一步提高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四是要推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通过科学的用人评价体系,培养造就具有本土特色的名主持、名记者编辑、名专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五是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当地政府要为电视台引进人才给予政策性支持,深耕沃土,使引进人才真正“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市广播电视台 汪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