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双向选择”——党企共建的有效途径

浏览次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19

内蒙古:双向选择”——党企共建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按照这一要求,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进一步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深入实施了“双向选择”向非公企业推荐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经过2012年试点,2013年推广,目前,已向36个非公企业和14个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推荐了18名党组织书记、25名党建指导员,实现了产业链条延伸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双向选择”是创新之举。

   

  一是党建方式的创新。尊重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选择空间,颠覆原有“组织点名选派”做法,另辟蹊径,构建了“三双一共赢”运行机制。三双,指建双库、促双选、实行双重监督;一共赢,指党企共赢。“三双一共赢”运行机制,就是按企业规模、社会影响力建立企业库,按能力特点、专业特长建立人才库,通过“三加强一促进”(加强与非公企业的沟通,与企业联系密切的党委、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与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企业主管局的沟通,促进企业与推荐人选的沟通)联系沟通方式,促成个人自荐、组织推荐、企业自选,个人选择企业、企业选择个人的双向互动,履行签订协议委任程序入驻企业;实行旗非公党工委与所属党委双重监督,督促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党建规范化的双赢。“三双一共赢”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建双库、促双选是基础和核心,解决了“人怎么选、选用到哪儿”的问题;“双监督”是保障和手段,解决了“作用如何发挥、真干事干成事”的问题;共赢是目标和成果转化,契合了中央“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目标同向、互促共进”的目标要求。

   

  二是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当前,在非公企业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企业发展思路与党委政府不合拍同步,党建工作相对滞后,企地关系不和谐,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企地关系上,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群众追求的都是利益最大化,两者不可避免在征用地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利益摩擦或冲突,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熟悉当地民情民意,他们运用自身能力特长介入其中,做协调双方关系的中介,充当双方矛盾的缓冲带,减少了双方互存的抵触情绪,通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是服务企业方式方法的创新。从硬性指派到以“双向选择”推荐优秀人才进企业,是旗委改进作风、提高服务的创新举措,提高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激发了选派人选的积极性,提升了工作效果。推荐人选全面落实十项职责、八项制度,把握入驻企业特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结合调查摸底,因企施策,通过帮助企业协调内外关系、抓好“两个覆盖”、发挥“两个作用”,凝心聚力,推动发展,逐步形成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的工作格局。

   

  ——“双向选择”是夯基之策。

   

  以“双向选择”方式向非公企业推荐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目的在于提供更为广阔的认知和干事平台,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补齐非公企业党建这块“短板”。如何夯实基础?关键是抓落实。推荐的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具体履行了“六抓”的职责任务,一是抓组建,创造多种条件组建党组织。二是抓协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抓服务,推动企业项目审批、投产运营,服务企业发展。四是抓规范,推动党建有标准、有规范、有制度。五是抓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促进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提升职工素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业主承担社会责任的紧密结合。六是抓党建带群建,推行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1+3”模式,实现党群共建。“六抓”的实施,推动了党的政策进企业、政府服务进企业、先进文化进企业、党建活力进企业,使党在非公企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与群众基础得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双向选择”是实践之路。

   

  “双向选择”绝不是简单地走形式、走过场,它的扎实推进,展现的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效果看,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一是延伸了人才链。一方面,多样化储备,整合了人才资源,“双向选择”对于人才有个硬指标,即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以此为标准和基础,加强了对旗乡两级科级党员干部、行业主管部门党务干部、离退休、提前离岗干部、后备干部和嘎查村、企业支部书记、党员等优秀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规范化管理,推进了人才的二次开发利用和自身价值的二次体现,利用“双向选择”平台,既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优势,又通过岗位锻炼、专题培训、任职培训等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工作视野和思维,二者相得益彰,培育了党建专才、企业人才、协调通才,促进了人才选用的良性循环。

   

  二是搭建了联系链。推荐的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上联旗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下联企业及地方群众,架起了一座旗委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地方有效沟通的桥梁。依托到岗制度、例会制度、报送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系列制度的全面落实,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服务,抓好政策指导,促进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取得了推动企业合法经营、助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实际效果。

   

  三是筑牢了发展链。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人财物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发展目标,推荐的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积极发挥作用,争做企业发展的促进者、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企业关系的协调者、党建创新的引领者,使党的先进性和企业效益性有机融合,推进了党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