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路上的感悟

浏览次数: 作者: 刘登辉 发布时间:2020-11-27

在圣洁的蓝天下——我的援藏日记(六)

 

前段时间,为预计全区全年经济发展水平,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组织相关处室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日喀则的调研。此次调研,由于同行人员都比我年轻,又考虑到我晕车的状况,一直照顾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这让我占得“天时地利”,饱览了沿途的风光美景。尤其是从“天边岗巴”到“神居亚东”的路上,蓝天、白云、雪山,蓝的沁人心脾,白的超凡脱俗,让人如临仙境。穿过雪山,车辆沿着婉蜒的盘山公路行驶,每一段未知的路程,都是动人心魄的原生态风景,山间云雾飘渺,如同梦中的画卷。同伴告诉我,离“西藏小江南”的亚东越来越近了。

   微信图片_20201127154720.png

亚东真不愧为“西藏小江南”,四周森林茂密,四季常青,空气清新温润,山间云雾缭绕,山脚清澈的河水奔腾不息,风光秀美,就象一幅清丽的油画。身处其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在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亚东就象隐藏深山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我听到了久违的军号声,让我这转业老兵有一种仿佛重回军营的感觉,一股干事创业的豪情油然而生。

 微信图片_20201127154753.png

     在这里调研了一家鲑鱼养殖企业,从企业负责人那里了解到,通过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合理利用,不仅有效保护了这一珍贵资源,还通过人工培育,每年向亚东河流域投放鱼苗,确保生态平衡。有望将亚东鲑鱼产业发展成为林区群众的支柱产业,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带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在一个投资6个多亿的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他们来这投资在考虑企业利益的同时,主要还是考虑它的社会效益,尽可能多地让当地人民致富。在一家制作调味料和辣椒酱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说:他们这个项目的投产,不仅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滞销的问题,还大量地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就业,附近群众大部分能拿到每天400元左右的工资。

 微信图片_20201127154812.png

通过两天近600公里的行程,进一步感受到了西藏的雄伟壮观、神奇瑰丽,也感受到了扎根西藏企业家的情怀和担当,更感受到祖国对西藏人民的深切关怀,高原上一条条宽阔的沥青路,山涧中一道道蜿蜒的公路,村落里一排排整齐的民房,山坡上一座座的信号塔,一个个光伏发电项目……,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深内地与西藏的融合交流,促进了产业发展,提高了全区农牧民收入水平,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经过50多年的建设,以拉萨为中心,以5条主干国道辐射全区,形成了“三纵、两横、六个通道”的路网系统,西藏人民正在这康庄大道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一路前行,居民房顶上一面面迎风飘扬的国旗,公路旁一幅幅色彩浓烈的宣传画、一条条火红热烈的宣传标语……,充分展示出了西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也激励了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发扬好“老西藏精神”,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用实际行动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实落地落细,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湖南援藏干部、娄底市统计局 刘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