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复兴》读后感

浏览次数: 作者: 岳潜 发布时间:2017-06-12

《大国复兴》读后感


进入2017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八个年头,这三十八年多来,中国从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社会等多方面从封闭、半封闭走向了全面开放的局面。这些年里,中国建立了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从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正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体系使得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领跑世界经济增长,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祖国取得了这一系列成绩,仅仅用了三十八年的时间,迈过了西方国家耗时百年才迈过去的坎,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著名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研究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熊玠所著的《大国复兴: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一书。

熊玠在本书中以历史的、世界的眼光,深刻剖析中国百年图强的艰苦历程,总结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和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了风靡全球的中国力量、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书中指出: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成功,为世界进步提供了解决方案,也预言了全新的世界格局即将到来。

通过通读全书,我也对中国道路为什么会成功产生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道路的成功不能片面理解为国家资本主义的胜利。美国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宣称:“中国的崛起展现了一个与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根本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我们可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以区别于在华盛顿共识旗号下的‘国际资本主义’。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以及通过各种形式与我国公有制经济紧密联系的私营经济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我国确实存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性质的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在活跃市场、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虽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最根本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提倡发展私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但是始终强调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直面国际竞争之后,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活力和竞争力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石油石化、电力、电信、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方面,国有经济的总量不断增加,控制力进一步加强。因此,我国能够拥有今天的国际经济地位,公有制经济功不可没。因此,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归功于“国家资本主义”是不正确的,中国一再强调主题是社会主义,强调共同富裕,实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

第二,中国道路的成功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做出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的卓越贡献,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中国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从思想原则上来说,中国道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在实践中牢牢把握住“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关键, 我们党才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使世界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光明前景。 

第三,中国道路的成功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路密不可分。西方学者通常会把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描述为中国模式,希望能够体现了中国的独特性,但是,西方学者失望的发现,西方既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解释中国的发展走势。熊玠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进行了比较。在他看来,处在不断丰富完善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然更适合用“道路”来描述。中国道路意指一种结果开放的动态过程,而中国模式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代表某一时刻的情况。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不断的变迁和调整的过程,但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国道路最终完成了非凡的成就。中国道路是无法复制的,它是在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中逐渐演化而成的,探索的过程也是一次不断试错的体验,时而精准,时而失误,但是卓越的中国领导层总能找到方法来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达到了中国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作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研读此书,我认识到“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在奋力走好中国道路的过程中,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这一根本,与以反思、重新认识等名义背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不忘根据中国实际赋予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原则扎根民心,才能不断拓宽中国道路,让中国走向更好。(市中级人民法院  岳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