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要进一步站稳群众立场

浏览次数: 作者: 廖永华 发布时间:2024-07-2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新闻宣传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收信息,还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发表观点、反映问题,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建议。新传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复杂多样新闻生态,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有了新的期待。要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只有进一步站稳群众立场,才能有效呼应期待,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站稳群众立场,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

站稳群众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树立“为了谁”的目标导向。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舆论宣传,并不是简单地宣传报道会议和领导的活动,而是要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相统一,要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去报道,从会议和领导活动中发掘和提炼出群众感兴趣、急需了解和希望解决的内容,找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共振点”,使之产生“共情”,形成“共鸣”。

新闻宣传工作从本质来看就是群众工作,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最大的特点与优势,便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紧密联系,尊重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依靠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只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站稳群众立场,才能以群众视角审视问题,准确传递事件中群众的紧张与激动、悲伤与愤怒、兴奋与喜悦等真实情绪,通过客观反映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真正做到体察民生、表达民情、反映民意,从而解决问题,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好新闻宣传工作,就是通过强化群众视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性及合理合法权益,加强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站稳群众立场,就要讲好群众故事

新闻宣传工作的受众是群众,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群众视角切入,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难,才能讲好群众故事,让新闻宣传具有亲和力和可读性,让群众爱看,爱听,乐于传播。

新闻学理论在阐述新闻价值时强调“接近性”。所谓“接近性”就是指新闻内容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与新闻关注程度的关系,距离近则新闻价值大,距离远则价值小。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新闻宣传结合受众真实境况、考虑受众切实需求,传播效果才能最优。所以新闻宣传要用群众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交流,才能贴近“民意”、发出“民声”,才能让群众畅所欲言,表达想法,发挥出新闻宣传的价值和作用。

今年汛期以来,湖南娄底相关媒体的记者就紧跟汛情,不分昼夜在抗洪一线采访。如7月2日,涟源融媒体中心记者凌晨一点多钟顶着瓢泼大雨,踩着漫过膝盖的积水,采访报道当地政府连夜转移受灾群众的情况,稿件《暴雨来袭涟源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用第一视角记录党员干部、志愿者、人民群众同心防汛救灾的现场画面,既生动展示了全市上下筑牢防汛安全之堤的责任担当和把防汛抗灾工作落到实处的务实作为,又通过群众视角让群众产生了共情,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新闻传达情感最有效的方式是细节描写,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都可能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最敏感的地方,产生情感共鸣与共振。要通过细节打动群众,激发群众内在的情感认同,这就需要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以平民化为衡量标尺,始终将群众的需求作为报道的落脚点,使用群众语言,准确传递群众声音,才能使新闻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站稳群众立场,是新闻宣传的生命之源

新闻宣传工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没有群众参与的新闻宣传是没有效果的宣传,没有群众互动的宣传是没有力量的宣传。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化作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之源、动力之源,让作品更有生命力、感染力,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

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由于信息不对称,群众理解不到位的情形,务必要充分做好解释工作。比如前段汛期期间,洞庭湖团洲垸抗洪抢险工作的宣传报道。对于这一突发事件,初期报道主要集中在决堤、封堵等现场本身,对事件成因、采取当前处置措施的原因表述不足,让群众产生了一些疑虑,甚至出现了一些谣言。宣传、网信部门迅速站稳群众立场,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从群众视角推出了一系列群众看得懂,能理解的宣传作品,答疑释惑,科学引导,争取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为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总之,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新闻宣传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传播与发声渠道,打破了过去单向的新闻传播模式,让民众民意也可以充分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只有进一步站稳群众立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生产出群众喜爱的内容,才能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公信力、凝聚力,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上来,形成推动时代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强大前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