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抓”悟初心 力行“四新”担使命——市市场监管局党史学习教育扫描

浏览次数: 作者: 陈红东 发布时间:2021-12-19

近日,50吨假冒伪劣食品被付之一炬,围观群众拍手叫好,这是娄底市市场监管局举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统一销毁行动,也是该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安排,该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工作,精准组织、全力推动,突出“四抓”,力行“四新”,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突出抓谋划部署,在“学党史”上有新举措。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一是高起点出台方案。3月3日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制订实施方案,确定6个重点内容,分解为30项具体任务(即中心组理论学习十大专题、庆祝建党100周年十大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专项整治),形成清晰的“施工图”“路线图”“分工图”。明确学习机制,建立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支部定期学习、退休干部集中学习、党员干部潜心自学的制度,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专题讲座10次、集中宣讲6次。二是高规格构建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任副组长,机关党委、人事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综合、宣传报道等4个小组,明确职责,合力推进,召开工作推进会6次、专题研讨4次。三是高标准营造氛围。充分运用市场监管公众号、展板专栏、电子标语、活动简报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中央、省委、市委指示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学习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在中央、省、市等媒体刊发报道50篇次,印发简报36期,学习教育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四是严要求督查落实。成立2个督促指导组,由相关职级调研员任组长,采取巡回指导、随机抽查、调研访谈、学习巡听等方式,对各支部进行督导,确保学习教育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切实提高质量和水平。

突出抓方式创新,在“悟思想”上有新收获。主动聚焦庆祝建党百年宏大主题,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将活动现场打造成公开课堂。一是讲好英雄故事。邀请“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作“听英雄故事、学百年党史”报告会,全场600余人齐唱《血染的风采》,向英雄致敬。史光柱以“初心·使命·担当——时代呼唤有家国情怀的一代先锋”为主题,重提自卫还击战那段血染的历史,讲述那段英勇感人的故事。二是用好红色资源。组织45名领导干部、支部书记赴长沙许光达故居、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等接受党史教育。局属18个党支部分批就近到蔡和森故居、锡矿山老采矿场遗址等开展现场教学。三是唱好庆党颂歌。组建建局以来第一支120人的合唱队,第一次参加全市性比赛,也是参赛队伍中规模最大的队伍,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精湛的演唱艺术,赢得评委、观众一致好评,喜获全市“颂歌献给党 共抒爱国情”合唱比赛银奖。7月1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分6片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汲取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奋斗磅礴力量。四是答好知识竞赛。以支部为单位参赛,举办“知党史、强党性”知识抢答赛,以“四史”为主线,经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激烈角逐,决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五是办好专题读书班。3月24至26日,率先在市委党校举办“学党史、知党情”专题读书班,邀请专家辅导讲课,通过对比我们党成立前后中国革命的情况,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进一步坚定市场监管人对党的忠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突出抓监管服务,在“办实事”上有新行动。市场监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必须扭住市场痛点、治理难点、群众堵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为民实事。一是深入调研,厘清急难愁盼。由局领导带头,相关科室深入基层、企业、群众开展调研,收集意见建议300多条,找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10大类62个;开展“市场监管在身边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厘清服务清单38项、具体措施163条;党员干部认领服务清单863个,实行台账管理,对号销账;解决微实事2080件,点亮微心愿100个。回应全市398家小作坊业主呼声,将传统、低风险食品纳入允许生产范围,出台《小作坊禁止目录》;围绕提升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推出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开展“走千企访万户”问情服务活动,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解决问题200个;扎实推动“兴质苑”小区无籍房办证遗留问题解决,6月25日,首批91户业主高兴地领到鲜红的不动产证。二是维护权益,深入“第一现场”。接到群众反映某液化气加气站充装液化气不足、某平台购物受损拿不到赔偿等投诉,12315投诉举报中心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派人赶赴现场核查处置,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长青地下商场开设“消费维权共产党员服务站”,设立消费纠纷调解“绿色通道”。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1.3万余件,其中投诉2540件、举报1130件、咨询9672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三是热情服务,打造“市监速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容缺办理、延时办理等多元服务,推行企业开办“一日办”,最快三小时办结,真正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跑一次”。今年以来,共受理注册登记申请5746件,其中企业开办3小时办结559家,办结股权出质登记7件,办理“容缺受理”56件,急事特办60余件。在药店实行“三证合一”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取消药店筹建许可程序,实行“承诺即换证”试点,办证工作日由原来的33天缩减至5天。开展“3.15”消费维权、“你点我检、你送我检”食品安全宣传服务、全国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活动,积极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四是打假扫劣,开展“十大行动”。在全市市监系统部署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农村地区劣药假药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可检验、可评估、可考核”的要求,重点解决好学校师生食品安全、农村群众用药安全、行业和领域合同“霸王条款”、假冒伪劣农资农机产品等问题,着力为群众办好实事。开展“天价茶”“天价烟”专项整治、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等行动,分两次集中销毁查获的食品药品、家用纺织等侵权假冒伪劣商品50余吨,货值360余万元,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更加充盈、更可持续。

突出抓工作增效,在“开新局”上有新作为。作为新组建单位,始终强化“新单位要有新作为、新单位要有新形象”,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效。一是定位“大市场”。围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成20多项改革任务,整合21个部门37项涉企证照事项,实行“37证合一”,对106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证照分离”;一次全面扩容23项商标受理业务,娄底商标受理窗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表彰。二是守住“大安全”。强力推动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局长向分管领导逐一交办安全隐患(问题)清单42条,列明隐患编号、名称、简况等,要求迅速制定方案,限期整改到位。建立“制度化、精细化、链条化、规范化”市场监管安全机制并在全省系统推广,食品安全市委书记、市长“双主任”制度被评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两年荣获全省食品安全工作A级(先进)市;组织食品安全IV级应急演练;全力推进医疗机构标准化药库药房建设,药械化监管荣获全国先进。三是提升“大质量”。出台《娄底市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8个组织、2名个人获奖;湘村高科荣获第六届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出台我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发明专利拥有量居省同类地区第二,申报专利10391个,有效注册商标总数21517件,中国驰名商标14件;主导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9项,企业自我申明公开各类标准1601个。四是构建“大监管”。树立依法监管理念,规范执法程序,厘清职能边界,倾力构建“全民参与、全员办案、全面提升、全力突破”的稽查新格局;扎实开展“铁拳行动、网剑行动、粮食市场秩序整治”等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000余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2万余家,抽查产品500批次,对14家食品不合格企业集体约谈,查办行政案件922件,涉案金额1507万元,侦办侵权假冒伪劣案件43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涉案金额 800余万元;公布一批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典型案例,查办的某电缆集团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电力电缆案获评全省典型,国家总局和公安部评选推介我市典型案件12件,两个案例成功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典型案例。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找准立足点,在锻长板、扬优势上找准切入点,在抓落实、见实效上找准着力点,充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连续两年获全市绩效考核优秀单位、文明标兵单位,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获全市优秀班子。(市市场监管局 陈红东)